伴随着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发展速度加快,作为核心底层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正快速增长,随着新基建的到来,企业IT基础设施投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约有74,000个,约占全球数据中心总数的四分之一;而正在建设的数据中心达到320个,其中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占36.1%。
但是,数据中心耗能巨大,并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大部分数据中心的能耗是典型商业办公建筑能耗的10-50倍,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的总用电量已超过上海市全社会用电量,全国和地方有关部门也发布了许多文件,为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能耗标准提出具体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数据中心、企业IT基础设施绿色发展。
另外,我们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机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新基建带来的数字化建设、基础设施升级的机会,加快自身基础架构的转型,推动绿色计算,在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合规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自身降低本增效、简化IT管理,甚至支持业务创新,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化数据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软硬件、电源、制冷系统等综合考虑和设计,各种企业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做了许多尝试,包括利用自然条件制冷。
我觉得,集约化、可持续的IT体系结构更适合绿色计算。通过对基础设施的高效、高密度的部署,企业可以依靠科技创新,通过集约化、集成的结构,实现计算本身的“绿色”。
第一,强化。服务器是IT基础架构的核心部分,存储等产品本身具有高密度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在相同的区域内实现更密集的工作负荷整合,更高强度的数据中心,缓解机房空间和电力压力,实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减少。
集约化的计算体系结构,类似于将一个平面停车场转变为立体停车建筑,集约计算将带来较少的空间和能耗,并可极大地降低运营和管理的压力。
第二,可持续性。不要牺牲长期收益。由于过去几年很多企业采用了x86架构,现在x86架构的企业开始面对因大量增加的x86及配套设备而产生的新问题和压力。其中涉及机房面积、配电用电、运行管理的日益复杂等问题,对IT体系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明显的挑战。
相比之下,使用高密度计算和存储解决方案的大银行,在超过20年的时间里,交易量增加了几十倍,而这一点却令银行雪上加霜。仍然不需要增加服务器数目,不需要增加机房空间和分配电力需求,始终维持精简的架构来简化操作,同时具有足够的可扩展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进一步增长。这一灵活的计算能力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部署计算资源,它可以允许各种规模的企业按需配置资源,或者在需要时对它们进行重新配置,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IT体系结构的发展是一段交替发展的历史。x86体系结构在过去十多年中对IT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这种单纯依靠横向扩张的模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高密部署可以做到“以一顶百”,提高投资回收率,优化综合成本,不仅有利于实现绿色计算,而且有助于更多企业在更加可持续、低风险的IT体系结构上实现稳健转型。
采编:上海思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
来源:(作者)张广天 上海思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集成部 总经理